新聞資訊
2012年我國水泥工業發展建議分析
發布時間:
2022-10-27
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水泥產能在2011年年末已經達到29億噸(熟料產能接近17億噸)。如果考慮到目前仍在建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所形成的能力及落后產能的淘汰,2015年水泥生產能力將達到30億噸(熟料產能18億噸)以上。中國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已不是階段性的過剩,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明確提出:“以汽車、鋼鐵、造船、水泥等行業為重點,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這為當前水泥行業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淘汰落后產能、兼并重組等發展問題指明了方向。
根據對我國水泥市場需求趨勢的分析,未來5年~8年我國將達到水泥消費峰值,我國水泥最大市場需求量為23.5億噸~25.1億噸。在達到水泥消費峰值后的5年~15年內,水泥消費將下降至15億噸左右的穩定需求水平。與2000年以來水泥行業一直存在的產能相對過剩不同,我國水泥行業已經面臨產能長期絕對過剩的市場環境。
業內有關人士已就水泥行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和轉型升級發表了各種意見,本文旨在對當前形勢下如何全面提升我國水泥企業發展能力和優化我國水泥產業結構、提高產品內在品質方面提出建議,供業內人士參考。
全面提升我國水泥企業發展能力
水泥企業發展能力即企業做強做大的能力,是指企業按照市場經濟規則,通過對核心競爭力的培育,在企業業態、產業鏈拓展、研發創新、企業管理、市場控制和規模擴張等方面所擁有的競爭能力。我國水泥企業發展能力的普遍狀況,體現了我國水泥行業的總體發展能力。
我國水泥行業長期以來通過產業規模擴張實現行業發展的模式,導致了整個水泥行業整體上大而不強,以水泥產品同質化、服務趨同化為根本特征,未能充分體現產品和服務的差異化;價格競爭仍然是主要的市場競爭方式;全行業在思想觀念上未能實現從做產品到做能力的的轉變。
1.找準著力點提升水泥企業在市場過剩條件下的發展能力
水泥企業的能力不僅僅是通過企業的生產能力來體現,更多是通過企業資源的可靠性、資產質量、戰略和管理水平、研發能力、營銷和服務模式、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以及社會責任的履行來體現,而這一點恰恰為我國大部分水泥企業所忽視。我國排名前十的水泥生產企業盡管水泥產能已經位居世界前列,但在世界頂尖水泥企業的權威排名中仍榜上無名,問題就出在這里,這不能單單歸結于西方的傲慢,認真反思就可以發現自身的差距。
做強能力的著力點,在于發展模式的轉變。對企業研發能力的培養是水泥企業做能力的關鍵環節,也是企業延長產業鏈的基礎。我國水泥企業在研發能力方面的欠缺較多,很少有企業配備專門研發中心對本企業水泥產品的應用進行專門研究,很少有企業開發出以本企業水泥產品為基礎的適合各種工程要求的混凝土產品和水泥制品。其相對應的結果是,我國水泥及關聯產品的高度同質化。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所有世界頂尖水泥公司均致力于水泥產業鏈的經營。不僅關注水泥產品的質量,更關注水泥產品的應用。事實證明,如果水泥企業不具備對產品生產技術、應用技術、新產品開發、外加劑應用等方面全面研發、應用能力,就不能說企業擁有了在該領域立足、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作為高度資源依賴型產業,對資源的掌控是水泥企業能力的最直觀的體現;作為技術相對成熟的行業,迅速把握行業取得重大突破的共性化技術的是企業取得發展先機的重要環節。
從提供產品向提供服務轉變,是水泥企業能力提升的重要標志。實現以技術研發及工程服務為驅動、以包括水泥產品和產業鏈上下游產品為支撐的U型產業發展模式,應該成為我國水泥企業追尋的目標。在水泥產品產能過剩的環境下,這種能力至關重要。
2.向全產業鏈發展應成為企業做強能力的必然選擇
受產能過剩和節能減排的雙重壓力,水泥企業自身的發展空間極為有限,通過完善上下游產業鏈布局,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支撐主業發展。對砂石骨料、混凝土、預拌砂漿、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等縱向發展的整合應是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作為水泥上游的建筑骨料行業是一個基本上完全分散但充滿前景的產業,可以預期未來水泥企業將主導砂石行業結構調整。水泥企業進入建筑骨料行業不但可以解決原材料問題,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了活力和動力。實現規模化開采,改變當前骨料粗放掠奪式開采,更加具有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意義。水泥企業在預拌混凝土行業的布局已經成為業內共識。有水泥業務作為支撐,一般情況下,水泥-混凝土一體化的混凝土企業盈利將好于單一的預拌混凝土企業。產業鏈向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延伸必須成為水泥行業關注的新焦點,成為水泥企業實現差異化發展的重要環節。
3.抓住機遇增強市場控制力
當前產能嚴重過剩的產業環境,應成為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企業規模、整合區域市場面臨的良好機遇。在當前產業形勢下,大型企業兼并重組的步伐有理由進一步加快,這對提高我國水泥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改善我國水泥產業結構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但這種兼并重組應該是按照市場規律、符合市場規則來進行的兼并重組,單純依托政策上的支持來實現規模的擴張,而沒有實現資產的同步優化,以及現代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的深度植入,并不是市場意義上的兼并重組,既無益于企業,也無益于我國水泥產業的發展。
在國家政策方面強有力的支持下,大型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完全可能。類似Holcim收購Bluecircue的強強并購行為在我國是可以期待的。預計我國水泥產業大企業格局將在“十二五”期間大致形成,在2016~2020年左右得到固定。
新的發展形勢下的產業結構優化
1.新的發展形勢為產業結構優化賦予新的含義
水泥產業在致力于提高產業集中度的同時,應更重視企業能否實現產業規模和企業能力的匹配。
在新型干法生產技術已經占絕對優勢的前提下,有關新型干法生產技術取代立窯等落后生產技術的話題在“十二五”時期已經過時。技術結構的優化調整更意味在現有新型干法生產技術的改造升級、在協同處置工業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工業廢棄物精細化綜合利用、節能減排新技術,以及兩化融合等方面有所作為。
對產品結構的調整,從行業整體角度更應該關注的是提升產品內在品質、積極向其產業鏈延伸。
2.盡快實現水泥工業向生態產業轉型
我國傳統水泥工業向生態化轉型既是新的發展形勢下水泥行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國家發展的迫切要求。積極推廣水泥窯協同處置技術和氮氧化物治理是水泥行業轉型為生態產業的關鍵。
盡管面臨利益攸關方的挑戰,也面臨許多其他困難,水泥窯協同處置廢棄物已經顯露出其強大的生命力。有條件的水泥企業,尤其是中小城市周邊的水泥企業應該積極參與,積極地深層次參與協同處置廢棄物將使我國水泥工業煥發新的活力。
早在2002年,我國即開始水泥預分解窯系統降低氮氧化物的技術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相應技術已經成熟并得到產業化應用。“十二五”將是水泥工業實施煙氣脫硝改造、配套建設煙氣脫硝裝置、推進氮氧化物治理的關鍵時期。對水泥企業來說,脫硝技術的應用或將導致水泥生產成本上升,但國家強制性脫硝政策出臺是遲早的問題,水泥企業應未雨綢繆,積極準備。
3.深度發掘節能減排技術
深度發掘節能減排技術,是我國水泥行業現階段發展條件下,實現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節能減排工作應落實在生產的全過程,如采用數字化礦山技術、破碎中波動輥式篩分技術,以及高效粉磨技術、變頻調速、新一代高效純低溫余熱發電等先進技術。同時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和考核體系,并組織全面實施。在我國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技術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情況下,節能減排技術和管理方面的進步將大大改善我國水泥工業的面貌。
4.既有生產線的升級改造和兩化融合
目前我國還存在大量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及本世紀初建成的一批單線規模在2000t/d以下的預分解窯生產線,熟料產能合計超過2億噸。這些生產線在裝備技術和生產自控技術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環保節能等配套設施大都不完善,單位產品的平均能耗遠高于新建生產線的平均水平。近年來隨著能源等各種生產資料成本的上升,其生產運行經濟效益低下。這些生產線的淘汰、置換、改造將成為當前形勢下的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內容。
同時,在工信部的積極推動下,兩化融合成為推動水泥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水泥行業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將深刻變革產業運行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產業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兩化深度融合應成為業界的共識積極付諸實施。
提高我國水泥產品的內在品質
1.我國水泥產品內在品質不高、已經影響到水泥消費
我國水泥產品內在品質不高主要體現在42.5級以上高標號水泥比例過低,以及部分水泥企業和粉磨站濫摻混合材導致的水泥潛在質量問題,對建構筑物的耐久性產生不利影響。
適量加入混合材可以有效改善水泥的使用性能,相關國家標準對此有明確的規定。適當加大混合材的摻量也是促進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的需要,國家的相關政策也給予了積極的支持。但部分企業出于降低生產成本的需要,對混合材的性能不加研究,盲目加大水泥中混合材的摻加量,一些企業、尤其是一些粉磨站,混合材的摻加量已經遠超過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混合材摻加量甚至達到70%,對水泥產品的應用造成不良影響。
我國水泥熟料率已經由1995年的78%下降到2011年的62%,遠遠低于世界上其他主要國家的平均水平,是世界主要水泥消費國中最低的。2011年我國水泥實物當量為1.36,也就是說我國水泥實物1.36噸才相當于國際平均水平的1噸。從水泥消費總體效果來分析,考慮到國內外混凝土配合比的差異、消費結構不同、產品質量及施工質量差異、城鎮化加快發展及規劃失誤等因素影響,我國水泥消費當量為1.6,即我國每1.6噸水泥的實際消費效果相當于國際平均水平的1噸。在驚嘆于我國水泥產量之大的同時,也要清醒地了解到我國水泥在產量和應用方面還可以擠出許多“水”來。
2011年我國42.5級以上水泥產量占總產量的25%,我國城市建設已經普遍使用預拌混凝土,混凝土攪拌站普遍采用42.5級以上水泥,同時對水泥產品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混凝土攪拌站需要根據工程需求摻加礦渣、粉煤灰等混合材,但很多水泥企業生產的水泥產品無法滿足這種要求,出現水泥生產與混凝土生產、建筑工程施工要求的脫節。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也面臨同樣情況。
2.提高我國水泥產品內在品質的任務緊迫
隨著市場環境發生根本變化、水泥散裝率的不斷提高、商品混凝土企業對水泥質量的要求日趨嚴格、大型用戶對水泥品質個性化要求不斷增強,同時,企業適應市場的服務意識的提高,我國水泥產品內在品質方面的問題將會被更多人所關注。為滿足服務于建筑業的要求,提高我國水泥產品內在品質的任務緊迫。
提高我國水泥產品品質,需要有效改善我國水泥產品結構,由高度同質化的、普遍采用高摻量混合材的水泥產品向滿足市場不同需求的高品質產品轉變,大幅度提高42.5級及高標號水泥的占比。
礦渣及粉煤灰等在水泥應用中變先摻為后摻成為提高內在品質的重要環節,但礦渣、粉煤灰的后摻將造成部分利潤的轉移。隨著許多水泥企業通過產業延伸參與預拌混凝土、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生產,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相關政府決策部門在這個問題上應該有所作為,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規范和標準要求,加強水泥產品檢測。鑒于部分粉磨站大量超標摻加混合材的問題嚴重,對粉磨站產品質量控制和整頓將成為必要。必須關閉一批規模小、檢驗檢測設施不合格、產品不達標的小粉磨站。